右图:1996年,西红峪村村民自发帮助施工;施工人员屋头架线(资料图)。 底图: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在景点东南侧停车场建设的“光储充”一体式充电站。
“通电那一天,十里八乡老百姓都过来了,敲锣的、打鼓的,可热闹了。”当年西红峪户户通电施工队中唯一的女队员季文晓回忆,“老百姓做了红皮鸡蛋、红绿花生,用办喜事的最高规格来迎接这一天”。
1996年2月18日,农历大年三十,沂蒙山区费县方城镇西红峪村山顶上的最后8家农户合闸送电,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户户通电。
这对于当时的山东无异于一场“奇迹”。相比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省市,当时山东社会缺电、装机缺钱、发电缺煤,群众生活并不宽裕。1994年底,全省仍有62万户农村居民没有用上电。
1995年初,山东省作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省户户通电的决策。全省上下快速响应,到1995年底,只剩下菏泽、临沂两个欠发达地区的12万农户未通电。
“能不能加把劲儿,让全省真正过个亮亮堂堂的春节?”提前一年多通电,谈何容易。万亩滩涂、隔河架线者有之;十里同村、隔山为邻者有之……最后通电的都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在解决费县大崮顶山上十几户人家的用电过程中,仅运送21根电杆就耗用了14人10天的时间。
“这活咋干?上山也没有路。”复杂的地形让当时22岁的季文晓第一次参与施工便感到异常艰难。离西红峪村最近的行政村仍有五六里远,拖拉机上不去,为了赶在春节前点亮山顶上的最后8户农家,施工人员只能用肩扛手抬的原始方式抢抓工期。
“大好事,真是天大的喜事。”70岁的王恩平是西红峪村的老农户,谈起当年义务帮工的日子,他说“没有一个叫苦的”,男女老幼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运杆上山,刨坑拉线。
告别煤油灯时代,“户户通电”照亮了千家万户的门前路,也点亮了农村脱贫致富的发展路。
从过去的用上电,到如今用好电、不停电、用绿电,山东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眼下,坐落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景区旁的“光储充”一体式充电站安静运转,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当地村民在这里给车充电。近年来,随着当地“红色旅游”的发展,朱村周边引入了光伏、水电等清洁能源,通过农网的改造升级,当地农户旱季灌溉、雨季排涝用电问题得到解决,蘑菇种植电气化大棚也有了稳定的电力支持。
“农村要发展,供电必须得跟上。”王济钦在朱村干了13年党支部书记,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让他感触颇深,“朱村是有名的红色示范村,得益于新能源的支持,景区建成投用以来,村民人均年增收3500元。”目前,临沂市红色旅游景区实现“绿电”全覆盖。
今天的西红峪已建成“户户通电”精神教育基地,老区人民见证了山东电力事业的发展,也共享着电力发展带来的新机遇。
全球首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,渤中、半岛南、半岛北三大海上风电片区和鲁北、鲁西南大型光伏基地加速建设,全球最大的306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基地在菏泽启动建设,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在东营并网投运……如今的齐鲁大地,绿电正加速汇聚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、发电量实现三年“双翻番”。截至今年7月底,山东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.02亿千瓦,其中光伏发电6503万千瓦,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;生物质发电445万千瓦,居全国第二;海上风电新增规模连续两年全国第一,累计建成497万千瓦,跃居全国第三。(记者 刘童 通讯员 毕建伟 薛克城)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凯发官网中国的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